日月为易,在我心中,易一直保持神秘,虽然我早就萌发了接近的想法,我一直无从下手,也可以说,不敢下手。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对宇宙无穷变化的畏惧吧。这个学期,我选修了周易导读这门课,在这个背景下,我也对周易进行了探索。
易是一部由很多人,很多代,积累而成的书。不可想象,当智力能够被传递,能够被叠加,一代代智者、先知将自己的智力倾注于其上,使这本书能够散发出怎样具有魔力的气质。所以,这不是一部普通的书,他一开始带给我的不是知识,或者说顿悟,而是完全突破界限的疑问: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种系统的存在,他的实质到底是什么?虽然从小到大,听说过,感受过各种周易的神奇事迹,但当周易实实在在的摆在我面前的时候,我却全然无法读懂,完全无法接近周易的实质。只看到了一些卦象,一些卦的演算规律,至于为什么是这样,是众说纷纭。
上面说过,周易并非一家之言,而是由无数智者完成,那么周易可能是一部经验著作,全然没有逻辑联系。就像有些算卦一样,可以这么说,结果是吉;也可以那么说,结果就变成了凶。周易的理论可能完全凭借经验和感觉来得出,或许这才是奇书应该有的品质吧,不是认真读就能把书理解了,而是要靠运气,靠顿悟来学习周易。由上述结论,我按照象数学派的方法来理解周易:乾为天、坤为地、坎为水、离为火、震为雷、兑为泽、艮为山;把周易里面的所有内容都带入真实世界的象来思考。同时,真实世界的象也对应到周易,看看周易怎么说。虽然周易博大精深,包罗万象,但毕竟是人造,怎么能和冥冥宇宙的象来对等?如果一味的把现实世界代入到周易中去思考,对于周易,只能是更加疑惑。所以说周易是具象之科学,是以偏概全。如此,只能管中窥豹,所谓一叶障目,不见树林。
这让我怀疑周易之象数思维,周易内部或有逻辑联系。上古人民可能科学素养比较低,所以周易中的逻辑体系没有完全直接的展现在文章表面,而是通过象数思维的方式将逻辑体系隐藏于象数之下,以象隐抽象,这也能解释象数思维能在周易和大众中流行,而貌似简单的结论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科学思想。因为这些结论,或者说经验,很有可能是基于周易内部术数的逻辑引擎,而这个术数体系可能揭示了某种真理。就拿第一卦,乾(111111卦象由数字表示,1代表阳爻,0代表阴爻,自上而下)卦来说:
初九:潜龙勿用 九二: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 九三: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 九四:或跃在渊,无咎 九五:飞龙在天,利见大人 上九:亢龙有悔
这个地方用龙做喻。龙,在象数中是震(001)卦,而乾卦中没有阴爻,为什么用龙作比较呢?先来考虑爻辞,如果仔细看,会发现:这六爻的爻辞中的龙,从初到上,龙的状态也相应从潜到亢,由收到放;而龙的位置也是从渊到天,从下到上。初看上去的象数思维有些接近术数的规律了,而龙的一系列变化到底有什么规律呢?从初到上,龙的位置一步步上升,从图形来表示就是:
初九:000001 九二:000011 九三:000111 九四:001111 九五:011111 上九:111111
从这个图,可以看出来了,周易的奥妙是时间。周易并非静止不变的,而是动态的。由初爻的九到上九,0一个个被1取代,而其交汇处001产生了龙!从而使龙一步步上升,产生了一系列变化。可以说在天地变化中产生了龙,而龙的行动完全不能逃脱自然地变化。而这个,可能就是周易内部的逻辑体系吧。
写到这里,我不禁感慨周易之博大精深,更加惊奇的是早在上古,人类就有如此完善的科学体系了。而今人却碌碌无为,为象数和义理而争。偶尔看到一些周易的最新研究,将周易和量子力学,相对论结合起来,印证超玄理论等,却是对周易的热情有余而对于这些物理理论缺乏研究。每每念及此处,我都暗自决定,要深入研究,解开易之谜。因为周易,是自然变化规律之科学,因为周易:
代表了人类发展的过去和将来!
参考文献: 郭彧 译注.周易M. 易经上 乾. 中华书局,2008